趣味學漢語

趣味學漢語

瓬與簋瓬【粵語讀音】fong2 【普通話讀音】fǎng 【粵普同音字】仿、訪、紡【名典引用】

旊(瓬)人為簋,實一觳,崇尺,厚半寸,唇寸。——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》 土工,陶瓬也。——杜佑《通典》 建壺之執窒瓬塗而彌之以重帛,窒則不吐也。——《宋史.卷四八.天文志一》【例句】

《考工記》中記錄了許多工匠的名稱,其中就有提到放陶人、瓬人。【漢字起源】《說文解字》:「瓬,周家搏埴之工也。从瓦,方聲。」「搏埴」意思是拍擊黏土,所以「瓬」可理解為用黏土製造陶、瓦器之人。「瓬」是一個形聲字,它的字義與「瓦」有聯繫,讀音與「方」相關。

簋【粵語讀音】gwai2 【普通話讀音】guǐ 【粵普同音字】鬼、軌、詭 【組詞】大豐簋(意為西周初期的青銅器)、簠簋不飾(意為做官不廉潔)【名典引用】

於我乎,每食四簋,今也每食不飽。——《詩經》 豐骨輸廟堂,鮮腴藉籩簋。——王績《古意六首.其三》 故古之大夫,其有坐不廉污穢而退放之者,則曰簠簋不飾。——《群書治要•五刑》【例句】

「簋」是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具,形狀不一,多為圓形,兩側有耳。 那位官員簠簋不飾,遭到百姓的厭惡和唾棄。【漢字起源】《說文解字》:「簋,黍稷方器也。从竹、从皿、从皀。」「簋」是會意字,是古代盛放黍、稷等食物的器具,它還是用於祭祀的禮器。據《王力古漢語字典》的記載:「出土的簋,有陶製的,也有銅製的;其形有方有圓,以圓的居多。」

出土自西周時期的青銅簋,現藏於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(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)。最熟悉的生僻字——簋若只寫一個「簋」字,恐怕沒多少人認識它,但一說「九大簋」,懂得粵語的同學頓時會心微笑。

簋,即是古時用來裝黍、稷等的食具,曾亦是祭祀的其中一種重要禮器,商周、西周時期尤甚。根據古籍記載,最早的簋是以竹製成,後來衍生出木、陶、土及青銅多種原材料,現時出土的文物多為青銅製簋。

粵語中的「九大簋」是指在廣東一帶盛行的傳統宴席,代表九道豐富大菜的意思。有趣的是,傳統的九大簋裏不會奉上牛肉,因為牛擔當着耕田的重任,因此不常被當作菜式。

文:星島中學學生報《S-FILE》編輯部、鴻文館文化工作室、梁佩施;圖:網上圖片部份漢字資料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提供。想了解更多漢語資訊,歡迎瀏覽鴻文館漢語學習綜合網

相關文章:

趣味學漢語|「笙」與「簫」歷史悠久的西安鼓樂 趣味學漢語|「琴」與「瑟」音色合襯 歷史悠久的樂器 趣味學漢語|「身」與「射」部首辨異 趣味學漢語|「馬」與「車」有趣的象形文字 趣味學漢語|「銘」與「刻」刻骨銘記、甲骨文 趣味學漢語|從网到「罔」 「惘」然失志 趣味學漢語|「炫」「爍」字義相近 從火生字 趣味學漢語|「擠」「躋 」字形相近 配詞使用易混淆 趣味學漢語|「皎」「潔」使用時須格外小心 趣味學漢語|「觴」與「籌」觥籌交錯 現古代宴樂盛況 趣味學漢語|從「鐘鳴鼎食」中看古人奢侈排場 趣味學漢語|「匽」與「匿」多音多義易混淆 趣味學漢語|「祭」「祀」祭神祀祖的統稱 趣味學漢語|「戕」「戈」字形字義兵器相關 認識部首 趣味學漢語|「萃」「粹」通假字 音同義不同 趣味學漢語|「逼」「迫」解謎 音同義近用法不同 趣味學漢語|「藹」「靄」解話 音同形近易混淆 趣味學漢語|部首知多啲──坑沆分明 趣味學漢語|正音正字──覆與蓋 粵語/普通話/名典引用/漢字起源 執筆學字︳中文老師:識寫先要識認!調適孩子心態建立個人字庫、2個認字小遊戲必學! 趣味學漢語 | 學好語文由部首開始—「攴部」 4款中文學習app 讓海外小朋友輕鬆學中文! 趣味學漢語 |「彳」「亍」而行點樣讀? 《說文解字》話你知 附6個免費網上普通話拼音 自學字典同工具

相关文章

为什么狗这么喜欢撒娇
手机app足球365现金

为什么狗这么喜欢撒娇

07-26 2575
笔记本电脑锁屏密码如何设置
365bet怎么提款

笔记本电脑锁屏密码如何设置

07-31 714
问题标题: 洛谷国际站访问问题
体育365真正官网下载

问题标题: 洛谷国际站访问问题

07-25 3646
手机发热怎么办?试试这几招降温方法
体育365真正官网下载

手机发热怎么办?试试这几招降温方法

07-15 930
使命召唤:无限战争
体育365真正官网下载

使命召唤:无限战争

07-03 4451
字母圈为什么是“母狗”?
手机app足球365现金

字母圈为什么是“母狗”?

07-19 8281
成语词典> 照猫画虎
体育365真正官网下载

成语词典> 照猫画虎

08-26 8084